订阅
投资电影 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 作者:笛子 来源:壹心理(ID:yixinligongkaike) 推荐人:Kris在路上(个人微信:ursosonice3) 大家好,我是K叔。 上周更新的《脱口秀大会第4季》最新一期,主题是: 没关系,我也有“病”。 选手们接连吐槽自己的容貌焦虑、年龄焦虑、体象障碍…… 全场笑声不断。 直到那个男人出场,李诞终于笑不出来了。 全场观众都笑不出来了。 “确诊抑郁症后,我开心多了” 这个冷场的男人,是Rock。“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医院,确诊得了抑郁症。”身边的人都知道,他情绪低落很久了,一直不敢去医院。因为他觉得,身为一个男人,特别害怕别人觉得自己脆弱、矫情,不想承认自己情绪有任何问题。听到这些,大家都觉得话题有些沉重,没有人敢笑。但接下来,Rock还是很轻松地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抑郁感受。他说,抑郁带给他最大的困扰就是:懒。整个人失去行动力,有时候只能躺着,什么都不想做。“但你知道,懒和抑郁是有区别的。懒人躺着的时候,脸上是有笑容的。”而抑郁的人,脸上没有笑容。 “抑郁的感觉,就像是脑海里住了一个易立竞。每天一起床,她就对我叩问:你觉得你的生活有意义吗?你觉得你是个有价值的人吗?你觉得你做的事有意义吗?你有想过失败的后果吗?” 不管他干什么,这些声音都会跑出来攻击自己。 Rock选择聊抑郁这个话题,其实犹豫了很久。 因为他发现往往是: 没有抑郁的人在装抑郁,而真有抑郁的人又在装没事。 “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病,所以我想通过一些段子让大家重视这件事。” 他也害怕大家以后看他的眼神会变得不一样,害怕自己从此被贴上“抑郁”的标签。 但他还是选择说出来。 “我开始明白我脑海里的那些负面的东西,它不是我。它是一种病。” 所以,确诊抑郁症之后,他整个人开心了很多。 “为什么开心?因为我有病。”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,我深深地感受到: 抑郁症没那么可怕。 虽然这场脱口秀的效果没有那么“好笑”,但对他而言,说出来就是胜利。 正如李诞说的,Rock是在自救。他在分享抑郁经历的同时,也是在疗愈自己。 因为,表达是最好的看见,而看见是最好的疗愈。 “我不是来看心理医生的, 我只是不孕不育。” 可回到生活中,对于自己的伤痛、脆弱,我们往往不愿意表达。 因为,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,都不允许你表达。 小时候你哭了,他们会说,“没用的人才会哭,再哭就不要你了”; 长大了你压力大到崩溃,他们会说,“这点事都承受不住,太脆弱了”; 甚至你抑郁了,他们会说,“你有什么好抑郁的,就是想太多了,矫情”。 于是,我们习惯了压抑情绪,假装坚强。我们习惯了压抑悲伤,假装微笑。 这种脆弱带来的羞耻感,绑住了我们的四肢,封住了我们的嘴,让我们把哭声调成了静音,习惯什么事都自己扛。 就像程璐说的段子: “很多人对看心理医生都是有抗拒的,大家去看心理医生,要戴上帽子口罩,里三层外三层,就怕被人认出来,被人认出来也不愿意承认,说不不不,我不是来看心理医生的。我只是不孕不育。” 很好笑,也很心酸。 程璐说,做喜剧的一般都有点心理问题,所以公司给大家都配备了心理医生,但很少人敢去看。 假如我们因为羞耻感而不敢看心理医生,遇到问题不表达,不求助,结果会是什么? 程璐打了个比喻: 很多人觉得有心理问题不用看心理医生,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就行。 “比如说我骨折了,我不去医院,我在家里看看书,能行吗?好像也行,你就读五年的书嘛,因为一般学医都要五年。五年之后你看着自己骨折的腿说,哎呀,我知道该怎么治了,现在最佳的治疗方案,就是买个轮椅。” 一个断了腿的人无法单靠自己跑起来,你需要的是要想办法找一根拐杖,帮助自己重新站起来。 不要再相信“真正成熟的人都戒掉了情绪”、“真正强大的人都是靠自己”、“你要正能量”这样的毒鸡汤。 撑不住了,也没关系的。 就像程璐说的,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心理问题,遇到了就去看心理医生。 “不要不好意思,心理疾病就跟感冒发烧一样,你一旦有了,就去找专业人士。” △陈学冬考了很多心理学证书,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“我们都有病,只不过我的更明显一点” 在精神分析取向治疗中,咨询师常常会让来访者一遍遍地讲述自己的创伤经历,直到挖到记忆深处的“病根”,来访者的问题就突然解决了。为什么?弗洛伊德在《癔症研究》一书中写到 “让病人清晰地回忆起事件和唤起与事件相关的情感,并让病人最大程度地用语言把事件的细节和伴随的情感描述出来。如果成功地这样做了,那么每个癔症状就会立刻消失,而且是永远消失。” 因为,一旦你能用语言说出你潜意识里的创伤,你在意的缺点,或者被压抑的情绪、欲望等,你的潜意识就会被浮出意识的表面。也就是在那一刻,你“看见”了自己,理解了自己。并且,你开始接纳了自己。当你无条件接纳了自己,改变就已经在发生。你会开始爱上那个不完美,但却真实的自己。 这一期《脱口秀大会》,还有一个人让我印象很深刻。 他叫小佳。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,说话有些吃力,肢体并不算协调,走路也有点歪歪扭扭。 但是他对自己乐观与接纳,这种积极的面貌感染了所有人。 一开场他就说,“我这种病是先天性系统疾病,别人的病是后天努力得来的,我的病得来全不费功夫”。 他说脱口秀演员分成两种类型。“一种是文本型的,一种是表演型的。而我,感动中国型”。 他吐槽自己从小到大拥有很多“特殊待遇”。 读书时,女同学的父母都很放心让孩子和她玩,因为自己“给人一种只想活下去的感觉”。 工作去面试,基本信息都还没说完,面试官就说情况已了解,可以回去等通知。 “我在想,你都没有我的联系方式,你要怎么联系我,发寻人启事吗?” 因为自己走路太慢,经常红灯亮了,他还在半路。“大概有多慢呢?就是我想扶老奶奶过马路,老奶奶说,‘不了不了,还是我扶你吧’。” 最后他说了一句话: “我确实有病,但这个世界,好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有病。我突然想和这个世界说:我们都有病,只不过我的更明显一点。” 可怕的不是“病”,而是这个世界的偏见和不理解。 他做到了对自己完全的接纳和释怀,所以当他用自嘲的方式说出这些时,你会发现,他已经蜕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。 不完美是他的一部分,也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的幽默更有力量。他治愈了自己,也治愈了所有人。 很多时候,我们的痛苦情绪 都是来源于别人 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的自我接纳呢? 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,提到很重要的两点。 首先,一个自我接纳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,不会为自己或他人的缺点所困扰,或者感到困窘与不安,他们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,包括自己的需要、水平、愿望,同样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弱点和问题,从容地生活。其次,一个自我接纳的人,能自发、坦率、真实地对待自己的感情,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,不掩饰自己,自然而单纯地表现自己。 《脱口秀大会4》谈心理健康的这一期,很多人都谈到各种各样的焦虑。 赵晓卉说,自己最大的焦虑是年龄焦虑。比如结婚。 “我说不想结婚的时候,长辈就老说,你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啊?你想结婚的时候,网友就老说,你不看新闻吗?你还敢结婚,你怕不是有大病吧?” 明明长得挺帅气的豆豆,本来觉得自己还行,直到参加节目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男明星,开始怀疑自己,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长成这样吗”? 觉得自己有“体象障碍”的鸟鸟调侃道: “有句话叫没有丑女人,只有懒女人。在这句话出现之前,我只是一个单纯的丑女人。” △鸟鸟编段子吐槽“美女和普通人的差距”难以磨灭 这些焦虑的根源,就像王勉吐槽的: 很多时候,我们的痛苦情绪都是来源于别人。 人总是忍不住和别人比。 甚至还不止和别人比,还和过去的自己比。 王勉是上一季《脱口秀大会》的冠军,所以他总是在和去年的自己做比较,他很讨厌这种情绪,但又无法回避,所以就很痛苦地写了这个主题。 而当他接纳了焦虑的自己,他决定不再比较了。 他对今年的比赛没有目标,也没有期待,只是让自己去享受舞台。 正如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中所说的: 所谓自我接纳,就是不去关注“无法改变的”,而是去关注“可以改变的”。 比如说,即便你得了60分,没关系,不用悲观。而是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,努力思考“如何才能接近100分”。 这就是自我接纳。 不用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。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,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。 过好自己的人生,就够了。 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光 为什么人们常常说,脱口秀是治愈心灵的“良药”? 正是因为脱口秀演员,很擅长用自嘲表达自己的悲伤。 他们笑着把自己的“伤口”撕开,赤裸裸地展示他们曾经遭受的烦恼、伤痛、失败、焦虑、偏见…… 从而让每个人在他们身上看见自己。说者与听者在大笑的那一刻,与自己达成和解,从而得到心灵的疗愈。 马思纯曾深受抑郁症折磨,她说过: “我有病。《脱口秀大会》和《吐槽大会》是治愈我的一个节目。” 之前因为吃药发胖,很多人吐槽她“怎么胖成这样了”? 但她不在乎。因为她只想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自己。 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你,都能试着说出来,试着表达出来,找到一个疗愈自己的安全出口。 像李诞说的,人一定要学会自救。 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进来的地方。 你可以成为自己的那束光。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(ID:yixinligongkaike)有心事看壹心理。2000万年轻人的心理进化部落,人生的重要命题在这里找到答案。文中配图来自腾讯视频《脱口秀大会》第4季截图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