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雪后寒天:酒宜喧,茶宜静

2021-11-16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清苏六朋《太白醉酒图》上海博物馆藏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......

清 苏六朋《太白醉酒图》

上海博物馆藏

天若不爱酒,酒星不在天。

地若不爱酒,地应无酒泉。

天地既爱酒,爱酒不愧天。

已闻清比圣,复道浊如贤。

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

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

但得酒中趣,勿为醒者传。

——唐·李白《月下独酌》

中国古代士人对“酒”与“茶”的重视要胜过饮食。孔子云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主张君子要追求道德的完善与践行,对吃什么喝什么不要多虑。

但士人对“酒”与“茶”,却钟爱有加。少了酒与茶,诗、书、画便都少了生气。

士人指的是什么人呢?士人并不是独立的阶层,而是处于官与民之间,可上可下,能促使文化传播和社会关系活化的知识分子。

士人中既有爱国人士,也有博学的儒生,还有风流的才子。无论担任什么社会职能,士人品格意味着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、民族的忧患意识,将持守道德完善的恒定性视为理想人格。

在生活上,士人许多人士奉行“贵适意”。即注重生活情趣,讲究生活品味,使生活个性化,多样化。

比如,古代士人喜欢饮酒,饮酒可以调节情绪,身心放松。酒后赋诗、写字、作画更有雅兴,激发创作灵感。

唐 张旭《草书古诗四帖全卷》局部

辽宁省博物馆藏

“草圣” 张旭,每次饮酒,酒醉时就草书,挥笔大叫,将头浸入墨汁中用头书写,世称“张颠”。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、裴旻的剑舞并称 “三绝”。

士人饮酒,绝非喝臭酒喝到昏醉。陶渊明,李白,张旭,苏轼等文人名士,饮用的是低度果酒或米酒,类似现在的“绍兴加饭”或“女儿红”,可以喝得多而慢醉,把酒神精神发挥到艺术创作中去。若是真喝到昏醉,李白便什么诗也做不出来了。

苏轼不仅喜欢喝酒,还热衷酿酒待客——“只用白面、糯米、清水之物,谓之真一酒法。酿之成玉色,自然香味。”

明 丁云鹏《漉酒图轴》局部

上海博物馆藏

苏轼说:饮酒会使人“杳冥冥其似道,径得天真”。意思是饮酒后杳杳冥冥的状态好似能领悟大道,直接经验到天真的本性。

苏轼虽喜饮酒,却从不豪饮。就算只有一瓢酒,更愿意与人共饮。酿酒待客时更喜欢看到客人们举杯徐饮,酣畅舒适。士人们的酒量有大有小,虽深知饮酒之趣,但爱酒之心实在酒外。所谓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”

影青跃龙门对杯:适用于茶杯或酒盅

观复博物馆出品

酒宜喧,茶宜静。

茶也是古代士人生活中的重要饮品。邓子琴先生在《中国风俗史》中认为:魏晋时期名士清谈之风,前期喜好饮酒,后期则嗜茶。

鹤舞明心瑞鹤对杯:适用于茶杯或酒盅

观复博物馆出品

清谈与作诗作画不同,清谈需要清晰的头脑,不俗的谈吐,而茶饮可使头脑清醒,有助清谈。即便主人不备酒食,仅以果盘热茶招待,也会暖香融融,清心雅致。

松灵比寿绶带鸟对杯:适用于茶杯或酒盅


荆楚理工学院自考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润泽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润泽网 X1.0